留言内容
留言情况 | |||
---|---|---|---|
标题 | 关于“九澧大道”更名为“澧州大道”等的建议 | ||
留言人 | 游客 | 留言日期 | 2015-05-03 |
信件状态 | 已办理 | ||
留言内容 |
去年,为适应城市化发展,在市政府领导下,全市道路广场更名活动得民心顺民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极个别道路名称还需进一步优化,做到既能便民又能体现津市“九宫十八庙”的人文历史。结合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从对接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国家战略和推进津澧融城,打造澧水流域中心城市的自身定位出发,本人建议:一、将九澧大道更名为“澧州大道”,“九澧大道”可以作为以后沅澧二号线的道路名称。首先,津市是古澧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津市境内的新洲也曾作为澧州的治所;其次,结合津澧融城和中小城市综合试点的规划,交通先行,那么道路对接更能直接体现,以后融城后津市澧州大道可以在地址编号前升一位数字以区分重号;再者,从石门一直往东直抵津市涔澹水汇合处的二号线,沿途纳九澧后归一,称呼九澧大道更合适;二、建议将原澧水大桥东侧的“后湖路”定名为“观音桥路”,一来因为此道路本是由原观音桥渡口自南向北沿澧水大桥延伸至车胤大道,二来可以和大桥西侧新更名的“会仙桥路”对应,增强道路名称的地域和历史韵味,三湖公园南北两岸的“沿湖北路”和“沿湖南路”定名为“后湖北路”和“后湖南路”。 |
回复情况 | |||
---|---|---|---|
回复单位 | 津市市长热线办 | 办结日期 | 2015-05-04 |
回复内容 | 游客(网友): 您好!您提出的建议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随着我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扩容、道路增多,需要对新增主次干道予以命名;原有道路用名杂乱,巷道无名给市民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亦需对此类路、巷名称予以规范。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常德市地名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按照道路、广场命名更名依据、原则和要求,本着合理继承老旧地名、传承本土特色文化、市民易于接受等原则,市地名办在广泛征求有关意见的基础上,并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对市城区部分道路、广场予以正式命(更)名。此次地名命(更)名采取了“六步”操作流程,即社区听证、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地名委审核、呈报政府、公告使用。 目前,将九澧大道更名为澧州大道,后湖路定名为观音桥桥路、沿湖北路和沿湖南路定名为后湖北路和后湖南路还有两点不成熟意见: 1、2015年度才完成道路名称命(更)名及路标设置安装,如果在今年又继续新一轮道路命(更)名,势必会造成居民对道路名称的混淆,同时,新一轮的道路命(更)名要求公安、消防、交警、邮政、房管等部门的重新登记,造成居民频繁换证。 2、澧县区域澧州大道东起止点在澧县汽车东站,还未延伸到临津桥,并非整体推进。如津市、澧县在中小城市综合试点中将城市道路名称纳入整体试点计划,我们将会向中小城市综合试点指挥部提出命名意见。 感谢您对我市地名区划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市民政局 | ||
办理方式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