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市新洲镇黄林堰村:整合优势资源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津市新洲镇黄林堰村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以提升村级“造血”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整合资源、盘活闲置资产、拓展多元村集体产业,蹚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手工制作现场
走进新洲镇黄林堰村乡村振兴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自动化机器设备进行竹篾打孔作业,而部分清明花竹竿的制作过程,则是保留了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和技艺水平同步在线。该车间主要从事竹篱笆、竹篾、清明花竹竿等竹篾制品的生产,每天原竹消耗量在3-5吨左右,竹篾制品产量达600件左右。
乡村振兴车间竹篾厂负责人吴云锋对记者说:我们竹器厂品类种类确实比较多,用途也比较广,需求量较大,发展前景也好。
一直以来,黄林堰村当地都有编织竹篾制品的产业基础,以往多数村民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制作、自己挑担售卖,不仅产量少、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销售和价格也缺乏竞争力。
为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激发新的产业发展活力。近年来,黄林堰村依托现有自然资源优势,以及竹制品生产经验,不断将村里的零散生产户化零为整,推动了竹篾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每年竹篾产业创收近30万元,村民务工收入3万以上。
新洲镇黄林堰村村党总支书记王焕兵说:我们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帮助了周边的很多农户,在农业生产有了额外的收入。下一步,我们将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村集体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完善销售机制,带领大家一起走好增收致富的路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