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市新洲镇:育秧大棚再利用 闲置资源巧生金
“集中育秧大棚不仅可以用来育秧,也可以种植其他作物。我们现在在大棚种植红薯,这一茬收割后在冬天再种植一季羊肚菌,等明年春天收获了可以接着进行早稻育秧,一年到头都不歇。”在津市新洲镇麓山村种粮大户姜守清的育秧大棚内,他这样介绍。
种植现场
每年水稻育秧大棚的有效利用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插秧结束后,就变成了大家不闻不问的“冷资源”。今年来,新洲镇积极引导农户利用闲置大棚种植水果蔬菜,把“冷资源”变成“热效益”,不仅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还利用大棚内的水肥滴灌等设施降低劳动强度,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解决了育秧后大棚的管护问题,既降本增效又多元增收。
从“闲置棚”变“增收棚”,近年来新洲镇因地制宜,强化指导,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帮助农户增收创收,大力发展高效益设施农业,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