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津市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津市药山镇:种植生态有机稻 探索绿色致富路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6 15:54 浏览次数: 【字体:

金秋十月,津市药山镇药山村稻浪翻滚、稻谷飘香,全村近300亩有机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连日来,田间地头机械化收割作业往来穿梭,稻农们抢抓晴好天气忙丰收,确保“颗粒归仓”。

收割现场

在津市市药山慈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300多亩有机稻种植基地里,金黄的稻田与青山湖泊交相辉映, 成熟的稻谷迎风起伏。伴随着大型自动化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饱满的稻穗被不断卷入机身,谷粒与稻穗迅速完成分离,待装满一车后举升摇臂,新鲜的稻谷便从出粮口涌入运输车辆,随后就近运往仓储中心。

津市市药山慈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国军称:“我们的产品主要采用订单销售方式,产品的主销区域是北京、石家庄、上海、长沙,目前产品70%都定出去了,我们是先订购后种植,最后再进行配送。

相较于其他水稻种植模式,合作社在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生态培管、经营理念上不断向“绿色、生态、有机”的现代化循环农业靠拢,整个水稻种植过程中探索尝试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并采用紫云英作为底肥,菜枯饼作为追肥,辅助人工栽秧、人工拔草进行田间培管,稻谷品质逐年提升,土壤肥力和重金属含量得到明显改善。

津市市药山慈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国军介绍:“我们去年种植的有机水稻,镉检测是0.054,我们今年的标准是0.0423。并且我们有机水稻的有机质含量也由21年的26.3提升到去年的34.5。

得益于全周期生态种植,合作社生产的药山福田大米,荣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也获评“省级生态农场”称号。同时,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就业岗位,自2013年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人次,合计发放劳务开支超500万元。

津市市药山慈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国军告诉记者:“我们下一步还有一些新的规划,我们将以药山村作为我们的起点,计划向外扩张。我们还准备结合旅游种几百亩观赏油菜花,吸引更多游客来这打卡游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