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鱼岭街道: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期,连日来,津市金鱼岭街道街道紧扣“全域常态禁烧、全量以禁促用”目标,通过精准施策、多维发力,让曾经的“生态包袱”逐步转化为“绿色财富”。
在秸秆综合利用现场,4台机械化作业设备正开足马力,秸秆粉碎还田、打包离田等工序有序推进。截止目前,水稻收割531.8亩,均已综合利用处置;未收割晚稻及再生稻,预计10月底前完成收割,并计划全部粉粹还田;185亩水果玉米、高粱秸秆则实现100%翻耕还田。同时,街道还建立“一户一策”分类利用台账,机械化作业农机手日均净收入达2000元,为7户养殖大户提供优质草料1200吨,形成“农废利用——生态循环——增收增效”的良性闭环。
.png)
为筑牢秸秆禁烧防线,街道打出“宣传+值守+督导”组合拳。组织干部敲门入户发放宣传册,并在栗沙湾屋场、荷花四组等地召开专题屋场会,重点解读秸秆禁烧政策、综合利用途径及露天焚烧危害,对竹扫把生产加工户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宣传。针对秋冬季节禁烧防控特点,各村居配齐帐篷、热水等保障物资,干部实行网格化分片包户责任制,责任明确到每一块田块,24小时值班值守筑牢“防火墙”。街道组建联合督导组,每周开展不少于两次巡查督导并及时通报情况,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此外,街道同步推进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开展禁燃禁放宣传3次,对辖区17家商店进行无证售卖排查及安全隐患提醒;组织各村居对沿路秸秆、枯枝等杂物集中清运,累计清运25车,全方位守护辖区生态环境。
下一步,金鱼岭街道将进一步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持续优化宣传引导、机械保障、台账管理等举措,不断拓宽秸秆资源化利用渠道,让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同频共振,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注入绿色动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